一项多中心、单臂、II期临床试验。纳入标准:年龄>70岁;新确诊的慢性期CML;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0-2;器官功能良好;4周内未接受过治疗,不包括≤1个月的羟基脲。给药方案:达沙替尼口服给药,起始剂量为标准剂量的20%(20mg/天)。如果在治疗的3个月、6个月和9个月评估时,患者为最佳反应且不良事件≤2级,则继续使用相同剂量的药物。如果反应欠佳且不良事件≤2级,则剂量增加20mg/天。患者一旦因≥3级不良事件减少药物剂量,便不再增加剂量。如果疾病进展到加速期或急变期,则停止治疗。主要终点为12个月时主要分子学缓解率(MRR;MR3.0);次要终点包括12个月深度分子学缓解率(MR4.0或MR4.5)、各级别不良事件以及3级与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因不良事件的治疗终止率和因疾病进展的治疗终止率等。
对于主要终点,12个月时,31例(31/52,60%)患者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单侧95%CI 48-71),其中23例患者的达沙替尼剂量仍维持于20mg/日。39例(75%)患者达到了最佳缓解,38例(73%)患者在3个月时BCR-ABL1 mRNA国际标准(BCR-ABL1 IS)低于10%,25例(48%)患者3个月时BCR-ABL1 IS≤1.0%。
对于次要终点,在12个月时,14例(27%)患者达到MR4.0(单侧95%CI 16.8-37.0),7例(13.5%)患者达到MR4.5(5.7-21.3)。8例(15%)患者终止治疗,原因包括治疗失败(n=3)、撤回同意(n=2)、药物相关不良事件(n=1)或其他原因(n=2)。没有患者因疾病进展至加速期或急变期而终止治疗。与未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的患者相比,12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的患者在诊断时和3个月时的BCR-ABL1 IS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持续接受20mg/日达沙替尼治疗且12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的患者,在整个研究期间BCR-ABL1 IS值较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50例(50/52,96%)患者出现了任意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乳酸脱氢酶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与CML疾病本身相关,与达沙替尼的治疗无关。4例患者出现了胸腔积液,但不伴有肺动脉高压。由于血液学(n=3)和非血液学不良事件(n=2)的发生,5例患者出现了药物中断的情况,中断的中位天数为7天(范围:5-36天)。3例患者每隔一天,需要减少剂量至20mg,1例患者因药物相关毒性(QT间期延长)停药。未出现治疗相关死亡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仅有1例患者出现了淋巴细胞增多症。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和未达到主要分子学缓解患者之间的淋巴细胞谱无统计学差异。
Copyright @ 2024 【快赴康海外医疗】,本站只发布药品信息,不销售任何药品 ICP备案编号: